第九十六章 宣府总兵:秦良玉!(1 / 2)

宣府总兵:秦良玉!

沉思片刻后,朱慈烺对马祥麟说道:</p>

“马将军,你先下去休息吧,这两天本宫可能有用到你的地方,你先养好精神再说。”</p>

“另外,今天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p>

马祥麟闻言神色一凛,赶忙拱手道:</p>

“太子殿下放心,臣明白了。”</p>

随后他便离开了。</p>

朱慈烺又看向方正化吩咐道:</p>

“去把薛国观和李邦华请过来。”</p>

这种涉及整个边镇文臣武将的事情,朱慈烺需要和他们商议一下。</p>

方正化闻言,连忙应声道:</p>

“奴婢这就去。”</p>

说完,他也离开了。</p>

李若琏此时手中还拿着那份抄家清单和受贿名单,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p>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问道:</p>

“李若琏,你觉得本宫该怎么处理这群人?”</p>

李若琏没想到朱慈烺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沉思片刻后,他才说道:</p>

“按照常理来说,这群家伙应该一个不留全部杀掉!”</p>

“但臣觉得这样做不妥,因为宣府是边镇重地,如果一下子杀掉这么多的武将和文官,肯定会引起大乱的!”</p>

“所以.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p>

朱慈烺没有说话,因为李若琏担心的事情,也是他心中所想。</p>

片刻之后,朱慈烺缓缓开口道:</p>

“再派一队锦衣卫去宣府,让他们埋伏在宣府附近,拦截所有从山西过去的人!”</p>

“但不要伤害他们,关押起来就可以了!”</p>

山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瞒肯定是瞒不住的,既如此,那只能尽量阻止消息传到宣府了。</p>

然后在这期间,尽快解决掉宣府的八大皇商和那些文臣武将。</p>

李若琏当下也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赶忙拱手道:</p>

“臣遵命!”</p>

“去吧!”</p>

朱慈烺挥了挥手。</p>

李若琏随即便离开了。</p>

没过多久,薛国观便匆匆抵达了东宫。</p>

他现在每天都待在内阁,与东宫相距不远,自然来的也快。</p>

而李邦华因身在京营,需要稍晚一些才能赶到。</p>

朱慈烺未等薛国观行完礼,便地指着桌上的那些东西道:</p>

“无需多礼,你先看看这些。”</p>

薛国观也不推辞,即刻拿起东西查看了起来。</p>

然而仅仅几眼过后,他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p>

待他全部翻阅完毕,已是怒不可遏,口中骂道:</p>

“这些混账东西,大明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敢背叛大明!真是罪该万死!”</p>

“私通建奴,罪不可恕!”</p>

想到自己曾因区区几千两银子被弹劾甚至打入死牢,而这些家伙贪污的银两竟高达四五百万两,薛国观更是气愤难平。</p>

朱慈烺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问道:</p>

“薛阁老,按照你的看法,现在该如何是好?”</p>

薛国观愤愤地说道:</p>

“这些人必须严惩!他们通敌卖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更不足以告慰那些为大明捐躯的将士。”</p>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p>

“本宫也知道这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该如何杀这些人?”</p>

“毕竟涉及宣府一百多位文武官员,一旦处理不当,宣府必将陷入混乱。”</p>

“宣府作为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大明的京师也将岌岌可危。”</p>

薛国观听到这话,随即这才冷静了下来。</p>

不过一时半会的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无奈地向朱慈烺拱手道:</p>

“太子殿下,请容臣思量一番再做回答。”</p>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p>

随后,小太监奉上茶水,薛国观喝了一口茶,随后开始来回踱步,苦思对策。</p>

不久,李邦华也赶到了。</p>

他一进门便感受到了这里的气氛有点不太对劲。</p>

和薛国观一样,没等李邦华行礼,朱慈烺便道:</p>

“无需多礼,先看看那些东西再说!”</p>

说着,朱慈烺指了指薛国观刚才放在桌上的东西。</p>

李邦华先是有些好奇,但随即还是拿起桌上的东西看了起来。</p>

下一秒,他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p>

等看完之后,他同样震惊不已!</p>

随即愤怒地骂道:</p>

“宣府这些家伙真是狼心狗肺,竟然暗中资助建奴!真是死有余辜!”</p>

再看看朱慈烺和薛国观,李邦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气氛这么紧张了!</p>

薛国观这会儿还没想到好办法,随即便皱着眉头说道:</p>

“孟暗,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还是想想该怎么杀掉这群家伙吧!”</p>

“毕竟宣府可是边镇重地,如果一下子杀掉这么多的官员,肯定会引起动荡!”</p>

李邦华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稳一些,随后这才说道:</p>

“这些人必须严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p>

“首先,宣府总兵和宣府巡抚肯定参与其中,所以他们必死无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