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1 / 2)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被朱慈烺的计划给彻底震撼到了!</p>

因为这样的计划,就连他们也无法想到!</p>

关键是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宏大了,而且需要调动几十万的军队和数不清的粮草补给!</p>

一般人谁敢这么干?</p>

可偏偏眼前的太子爷就敢这么干!</p>

再说的直白一点,这个计划其实就是大明版本的‘围魏救赵’。</p>

通过打通海运,攻击建奴的后方,迫使建奴撤退回援,从而解锦州之围。</p>

毕竟建奴也不是傻子,关宁铁骑都在偷家了,他们怎么可能还傻傻的围着锦州城?</p>

万一一个不小心,关宁铁骑直接打到盛京(沈阳),那可就什么都完了!</p>

洪承畴这会儿的心态已经不是被震撼了这么简单了。</p>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眼前这位太子爷实在是太不简单了!</p>

毕竟连他这样的老家伙都想不出这样的计谋!</p>

而且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之前的种种事情,包括创立大明日报、对勋贵下手、对东林党下手、以及对通敌的商人以及官员抄家。</p>

这些事情无一例外都是朱慈烺干的!</p>

崇祯只是一个挡箭牌而已,真正的幕后主使正是眼前的这位太子爷!</p>

虽然不知道崇祯为什么放权给太子,但眼前的这位太子绝对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惧的存在</p>

而且他几乎可以确定,旁边的李邦华和薛国观其实也都知道,不过这种事情不能明说罢了.</p>

事实上他猜对了!</p>

李邦华和薛国观确实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朱慈烺主导的,毕竟他们也是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了,怎么可能看不出这点?</p>

但是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拿出来说的!</p>

再加上现在大明在朱慈烺的带领下大有中兴之望,作为大明的臣子,他们自然也愿意看到这幅场面。</p>

下一秒,也不知道是真的真情流露、还是为了迎合朱慈烺,洪承畴忍不住猛地拍了一下手道:</p>

“此计甚妙!太子殿下,臣觉得此计可行!”</p>

其他几人这会也反应了过来,也纷纷附和,对朱慈烺的计划表示赞同。</p>

朱慈烺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p>

“除此之外,之前去宣府的时候,本宫还知道了一件事情。”</p>

“那就是蒙古前大汗林丹汗的儿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已经死在了锦州城下!”</p>

“而额哲又没有儿子,所以现在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只剩下林丹汗的另外一个儿子孛儿只斤·阿布奈了!”</p>

“巧合的是,本宫在宣府找到了他,并且和他达成了合作,他愿意臣服于大明,和大明一起对抗建奴!”</p>

“为此,父皇册封了他为新的蒙古大汗,这件事情想必不久之后就会传到边关!”</p>

听到这话,众人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这件事情大明日报上已经讲过了。</p>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对于建奴而言,绝对是一件要命的事情!</p>

因为那些臣服于他们的蒙古人并不真的是臣服于他们,只要现任蒙古大汗孛儿只斤·阿布奈把复国的旗帜打出来,这些人中肯定会有不少人叛变。</p>

这对于大明而言再好不过!</p>

下一刻,洪承畴突然躬身拜道:</p>

“太子殿下英明!有太子殿下在,大明必能中兴!”</p>

其他几人见状,也纷纷拱手而拜,对眼前这位未来的君王充满了深深的畏惧和敬仰。</p>

朱慈烺则是笑着挥手道:</p>

“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本宫最信任的臣子,不用如此客气!”</p>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曹变蛟:</p>

“曹将军,你此次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本宫要你带领着这一万关宁铁骑直奔建奴的大后方,给予他们致命一击。”</p>

“本宫要让建奴知道,不只是他们可以来大明掠夺,大明同样可以去掠夺他们。”</p>

“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降神兵!”</p>

曹变蛟闻言,满脸激动地跪了下来:</p>

“太子殿下,臣曹变蛟一定不辱使命,这次一定让建奴知道我大明铁骑的厉害!”</p>

朱慈烺伸手将曹变蛟扶起,随后又看向洪承畴道:</p>

“据本宫推算,大明水师在两三个月内应能彻底消灭建奴水师,届时即可实施计划。”</p>

“但在这之前,锦宁防线务必坚守,不可有丝毫松懈,无论建奴如何挑衅,都不可贸然出关。”</p>

“此事你需牢记!”</p>

洪承畴闻言,恭敬地拱手道:</p>

“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锦宁防线无恙,同时臣也会将此事告知祖大寿,想必他会更加坚定地死守锦州城。”</p>

虽然朱慈烺的计划和洪承畴的计划多少有些出入,但不得不说,有一点还是相同的!</p>

那就是他们同样都认为坚守锦宁防线是对的!</p>

朱慈烺点了点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随即从身后的桌上拿起一本小册子,笑容颇为怪异的递给了洪承畴。</p>

“对了,除了之前的那些谋划之外,本宫还打算对建奴进行一番心理攻击,你看看这东西如何?”</p>

心理攻击?</p>

洪承畴闻言一愣,对这个新奇的说法感到疑惑,但仍不由自主地接过小册子,然后低头查看了起来。</p>

然而,只看了一眼,他便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p>

因为册子上的标题赫然写着几个大字:</p>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p>

因为身处辽东,所以洪承畴自然也知道建奴那边的一些事情,而其中就包括多尔衮。</p>

至于大玉儿,他其实还真不怎么了解</p>

洪承畴随即打开册子翻看了起来,一时间只觉得更加不可置信。</p>

因为这小册子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劲爆了。</p>

大致讲的是大玉儿原本是蒙古打算献给崇祯的美人,却因崇祯嫌其貌丑而被退回。</p>

然后蒙古又将大玉儿转送给了建奴,被皇太极看中并娶为妻子。</p>

然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也对大玉儿心生情愫,两人甚至有了夫妻之实。</p>

更甚者,还声称多尔衮的儿子福临实际上是大玉儿和多尔衮的私生子。</p>

每当皇太极不在宫中之时,大玉儿便与多尔衮私会,其中甚至还详细描述了他们私会时的场景……</p>

洪承畴只看了一半,便满脸通红地合上了小册子。</p>

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玩意儿就是一本皇叔啊!</p>

一旁的薛国观和李邦华见状,满脸疑惑,不知道洪承畴到底看了什么,怎么突然是这幅表情?</p>

朱慈烺却笑得更加灿烂。</p>

“既然他们那么好奇,也给他们看看吧。”</p>

洪承畴红着一张老脸点了点头,然后将小册子递给了薛国观。</p>

薛国观看了几眼,同样老脸一红,便将册子递给了李邦华。</p>

李邦华初时好奇,但翻阅几页后也羞红了脸,最终将册子递给了曹变蛟。</p>

不多时,曹变蛟的脸色也红得像个猴屁股,拿着小册子不知该往哪里放。</p>

看着眼前的几人都是一脸的尴尬,朱慈烺笑着解释道:</p>

“这上面的内容也并非完全是杜撰的,根据辽东那边的锦衣卫密报,这多尔衮确实和他的嫂子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p>

“而且不管是真是假,这上面的故事都能直击人心。”</p>

“建奴之中,亦不乏对大玉儿和多尔衮之事感兴趣的人,只要将这上面的内容传入建奴军中,定能引发一阵骚动,动摇其军心。”</p>

“此乃本宫的心理攻击之计,诸位觉得如何?”</p>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p>

原来这就是心理攻击啊!</p>

不得不说,虽然这个办法有点荒诞不经,但细细想来,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p>

要是把这小册子用汉文、蒙文、满文翻译一下,然后丢入建奴军中,势必会引起建奴的内讧!</p>

别的不说,最起码皇太极那张老脸算是彻底丢光了.</p>

就在此刻,洪承畴似乎又忆起了什么重要之事,连忙补充道:</p>

“太子殿下,臣在启程前来此之前,担忧建奴会趁臣不在之际发动攻击,故特意策划了一次突袭行动。”</p>

“此次突袭大获全胜,斩杀建奴八百余首级,现已全部移交兵部处理。”</p>

“哦?”</p>

朱慈烺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惊喜之色,他朗声笑道:</p>

“好好好!洪大人真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这笔功劳本宫暂且记下,待到此次大战全面胜利之后,再一并封赏!”</p>

接着,他又关切地说道:</p>

“关宁铁骑一路赶来,实属不易,传本宫旨意,每人发放三十两赏银,并另赐酒肉饭食以示嘉奖。”</p>

“同时让兵部寻一合适之处,安排他们扎营休整。”</p>

站在一旁的方正化闻言,连忙躬身领命道:</p>

“奴婢遵旨。”</p>

洪承畴与曹变蛟听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心中也是暗自欢喜。</p>

因为这样的赏赐足以证明朝廷如今财力雄厚,与往昔崇祯时期连军饷都难以筹措的困境已是天壤之别。</p>

就在这时,朱慈烺转而看向李邦华问道:</p>

“李大人,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p>

李邦华尚未开口,洪承畴便识趣地拱手道:</p>

“太子殿下,臣先行告退。”</p>

洪承畴看出李邦华与太子似有要事相商,所以他很自觉的想要避嫌。</p>

然而,朱慈烺却摇了摇头。</p>

“不必如此,现在商议的都是国家大事,你们也是国家的栋梁,无需回避。”</p>

李邦华闻言,也不再犹豫,直接说道:</p>

“回禀太子殿下,几位尚书、内阁大臣因私通建奴已被严惩,但这些空缺的职位总需有人填补,否则国家运转将受影响。”</p>

“因此,臣斗胆请求派遣合适人才填补这些空位。”</p>

朱慈烺闻言,心中暗笑,没想到李邦华的目的竟与之前的薛国观一样。</p>

他随即打趣道:</p>

“你们这是商量好的吧?一前一后来劝本宫。”</p>

一旁的薛国观听到这话,也是一脸的尴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