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大明爸爸,请再爱我一次!
可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年长漕工端着饭碗从人群中走了出来。</p>
他在漕运这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也赋予了他丰富的见识和沉稳的气质。</p>
只见他大步走到那漕工身旁,伸出粗糙且布满老茧的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p>
“兄弟,你呀,眼光可别只盯着眼前这点事儿。”</p>
“这去京城修路,虽说和咱们大半辈子干的漕运不一样,可这是朝廷下的令,你我岂敢违抗?”</p>
“更何况之前官老爷不是说了吗?去了京城之后,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还管吃管住!”</p>
“咱们在这漕运上干活,虽然明面上也是一个月一两银子,但真正能到咱手里的,其实也就七八钱银子。”</p>
“而且这钱还不是每个月都有,你再瞅瞅如今这漕运,河道时常堵塞,商船往来越来越少,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p>
“说不定这修路就是老天爷给咱指的一条新出路,能让咱过上好日子呢!”</p>
年长漕工的这番话,就如同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p>
原本满脸疑惑、神色犹豫的漕工们,脸上的表情渐渐发生了变化。</p>
他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p>
眼中原本的迷茫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p>
几天之后,东宫。</p>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轻柔地洒在床榻上。</p>
因为今天不用上朝,所以朱慈烺难得睡了一个懒觉。</p>
悠悠转醒之后,朱慈烺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这才起身洗漱了一番。</p>
简单的用过早膳之后,他身着一袭宽松的常服坐在案几前,思索着今天要做点什么。</p>
可突然就在这时,马宝匆匆来报。</p>
“太子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李大人求见,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通报。”</p>
嗯.看来今天又有事干了!</p>
随即朱慈烺道:</p>
“让他进来!”</p>
马宝赶忙一溜烟的离开了,没过多久,李若琏便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p>
见到朱慈烺后,李若琏赶忙拱手行礼。</p>
“臣参加太子殿下!”</p>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p>
“不用这般客套,直接说正事!”</p>
李若琏这才说道:</p>
“启禀太子殿下,天津水师总兵曹友义派人送来了一封密信,还说朝鲜那边派人来了。”</p>
什么?</p>
听到这话,朱慈烺微微愣神,手中正把玩的一支毛笔差点掉落,似乎没有立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p>
李若琏见状,只能再次说道:</p>
“送密信的人是这么说的,还有这封密信。”</p>
说着,他双手将密信恭敬地递给朱慈烺。</p>
这下子,朱慈烺终于回过神来,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去接这封密信,而是脸色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p>
或许在现代人的认知中,朝鲜长久以来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所以朝鲜派人来大明也是平常之事,无非就是因为朝贡之事罢了。</p>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p>
在崇祯登基以前,确实是这样没错。</p>
但在崇祯登基之后,就不是这样了。</p>
因为早在崇祯刚刚登基的时候,皇太极就率领建奴军队对朝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p>
其中第一次是在一六二七年,史称丁卯之役,这场战争让朝鲜初步臣服建奴。</p>
第二次是在一六三七年,差不多也就是六年前,就是这场战争建奴彻底征服了朝鲜,并且强行将朝鲜纳入他们的藩属国范畴。</p>
从那以后,朝鲜便从大明的藩属国转变成了建奴的藩属国,而且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来大明朝贡了。</p>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感觉奇怪,那就是为什么建奴不直接灭了朝鲜呢?</p>
直接灭掉朝鲜,然后接管朝鲜的土地、人口不好吗?</p>
为什么非要和明朝一样只要朝鲜臣服?</p>
这其中其实包含很多原因。</p>
首先是因为朝鲜压根有没有那么容易被彻底消灭。</p>
因为朝鲜地形特殊,它是多山地形,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都是山地。</p>
这就导致朝鲜的士兵要是打不过了,就会躲进山里,然后时不时的跳出来在建奴背后捅刀子。</p>
而建奴不擅长山地作战,因此对此也是无可奈何。</p>
其次朝鲜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直接统治很容易引发持续叛乱。</p>
再者就是朝鲜这个地方其实是建奴与日本之间的缓冲地带,每次当日本想要搞事情的时候,他就必须先经过朝鲜。</p>
可要是建奴灭了朝鲜,那么到时候面对日本的可就是他们自己了。</p>
再加上建奴的目标其实一直都是大明,也不愿意在朝鲜浪费太多的兵力,因此也就有了如今的场面。</p>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已经不重要了。</p>
因为目前的朝鲜对于大明而言,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p>
不过朝鲜突然派人前来大明,很明显是因为之前辽东大胜的事情。</p>
难道是因为大明打败了建奴,朝鲜便想改换门庭,重新归附大明?</p>
不是</p>
这怎么有种爸爸再爱我一次的操蛋感觉?</p>
想到这里,朱慈烺只觉得有些好笑,然后这才伸手接过了这封密信,打开之后便仔细看了起来。</p>
这封密信是天津水师总兵曹友义发来的。</p>
密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大致是说天津水师在附近海域巡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艘船。</p>
这艘船是从朝鲜开来的,船上的人声称是朝鲜派来的使臣,要求见大明皇帝陛下,其中有一人还是朝鲜国王的儿子。</p>
曹友义知道这个消息也是一脸茫然,毕竟他们也清楚朝鲜早就成了建奴的藩属国,并且已经快十年没有来大明朝贡了,怎么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了?</p>
但这件事情涉及外交,他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将船上的人打包送往京城。</p>
然后又派人快马加鞭先送了一封密信过来,好让朝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p>
看完这封信之后,朱慈烺一时间沉默不语,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p>
平心而论,他其实是有些讨厌朝鲜的,无论是现代还是这个时候都是如此。</p>
一方面,是因为朝鲜臣服了建奴,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满。</p>
另一方面,则是在之前的松锦之战中,也有不少朝鲜将领加入了这场战争,帮助建奴攻打大明。</p>
不过当然,那些朝鲜将领和士兵,最后全部都死在了大明手里,有不少还被做成了京观。</p>
但是话说回来,这件事情似乎也不能完全怪朝鲜。</p>
毕竟朝鲜原本是大明的藩属国,在朝鲜面对建奴威胁的时候,大明没能及时伸出援手拯救朝鲜,这才导致朝鲜被建奴攻破。</p>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对于朝鲜这个地方,朱慈烺心中的感觉还是挺复杂的。</p>
不过,在他未来制定的计划里,朝鲜最终也是要被收纳进大明版图的。</p>
短暂思索了片刻之后,朱慈烺这才开口问道:</p>
“人现在在哪里?”</p>
李若琏知道朱慈烺问的是那群从朝鲜来的人,赶忙说道:</p>
“按照时间估算,明天便能来到京城了。”</p>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p>
“传内阁几位大臣来东宫觐见。”</p>
“臣遵命!”</p>
李若琏赶忙应下,最后转身便匆匆离开了。</p>
虽说如今改成了五日一朝,内阁大臣们不用每日上朝,但他们仍需每天在内阁处理政务,只不过上班的时间晚了些而已。</p>
所以旨意很快就传达到了内阁。</p>
没过多久,内阁几位大臣便乘坐软轿来到了东宫。</p>
众人见到朱慈烺,刚准备躬身行礼,朱慈烺便直接打断了他们。</p>
“诸位都不是外人,就不用多礼了,马宝,看座!”</p>
紧接着,马宝带人搬了几张凳子进来。</p>
等到所有内阁大臣都坐下之后,朱慈烺二话不说,直接便将手中的这封密信递给了他们。</p>
“几位,先看看这个再说,这是今日一早天津水师总兵曹友义送来的密信。”</p>
众人听到这话,虽然心中有些好奇,但还是恭敬的将密信接着过来,然后轮流看了起来。</p>
看完之后,众人的神色都变得有些怪异。</p>
内阁首辅薛国观率先站起来拱手说道:</p>
“太子殿下,臣以为这群朝鲜使臣肯定是来向大明求救的。”</p>
“毕竟之前建奴在辽东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会想办法从朝鲜找补回来,估计现在朝鲜都被建奴给祸害得不成样子了。”</p>
一旁的范景文这时也站了起来,附和道:</p>
“臣以为也是如此,不过臣倒是觉得不必搭理朝鲜,毕竟早在六年前,朝鲜就已经不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p>
“既如此,大明又何须理会朝鲜?”</p>
张志发听到这话,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只见他站起来上前一步说道:</p>
“臣觉得不应该如此,毕竟朝鲜当年也不是心甘情愿归附建奴的,只是因为建奴势力太过强大,这才被迫归附。”</p>
“而现在他们很明显是想要重新归附大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臣倒是觉得可以重新和朝鲜建立关系,这对大明以后针对建奴的战争也有一些帮助。”</p>
可听到这话,范景文却再次开口反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