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过寿要花两百万两银子?崇祯你到底怎(1 / 2)

过寿要花两百万两银子?崇祯你到底怎么了?

紧接着,朱慈烺又参观了一下火器研究院其他的地方。</p>

比如燧发枪的生产作坊和玻璃的生产作坊。</p>

只见在燧发枪的生产作坊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将一个个零件组装成一把把造型极为精美的燧发枪。</p>

那些燧发枪的枪身光滑而又坚硬,枪管笔直而又精准,散发着一种冷峻的气息。</p>

不得不说,如今燧发枪的产量真是越来越高了,生产模式也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流水线了。</p>

工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高效而又稳定地运转着。</p>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的质量也更好。</p>

每一把燧发枪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p>

而且前不久,还有一批燧发枪被送到了孙传庭那里,总共有一万把。</p>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就应该到了。</p>

有了这一万把燧发枪,估计李自成那边可就不好受了。</p>

而在另一边的玻璃制品车间里,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p>

工人们正将熔化的玻璃液体倒入各种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加工,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便诞生了。</p>

那些玻璃制品晶莹剔透,造型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鸟儿,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p>

不过玻璃这玩意儿毕竟是个稀罕物品,所以目前生产的速度不需要太快,往往是卖完一批之后才会继续生产。</p>

价格方面也是高的离谱,主要对标的是那些富商权贵。</p>

总而言之,火器研究院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p>

过了好一会儿,朱慈烺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火器研究院,随后便准备返回东宫。</p>

此时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仿佛看到了大明更加美好的未来。</p>

而就在朱慈烺准备回到东宫的时候,另外一边,礼部尚书王家彦却是匆匆赶到了皇宫。</p>

只见他的脚步匆匆忙忙,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与疑惑。</p>

因为就在刚刚,崇祯突然派人来传唤他,是不是有要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议。</p>

王家彦听到这话,哪里敢有丝毫的犹豫?</p>

马不停蹄的就赶了过来!</p>

不过说实话,这会的王家彦还是有点懵逼的,因为他实在搞不清楚崇祯为什么要召见他。</p>

毕竟之前他请求崇祯要不要办一场寿宴,崇祯都已经拒绝了。</p>

所以他觉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应该没他什么事儿了。</p>

接下来礼部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首当其冲的就是筹备祭祀的事情。</p>

虽然之前松锦大战之后已经祭过一次了,但毕竟之前在蒙古又获得了大胜,自然也是要禀告祖先和天地的,好让祖先们知道大明又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p>

只不过这次的规模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简单准备一下即可。</p>

除此之外,就是准备过年了,但这种事情确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因为一直以来崇祯对于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怎么在乎,按照以往的简单流程走就可以了。</p>

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崇祯要找他来做什么。</p>

见到崇祯之后,王家彦赶忙行礼:</p>

“臣参见陛下!”</p>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问道:</p>

“你可知朕找你所为何事?”</p>

王家彦一阵无语,心说:</p>

我怎么知道你找我什么事儿啊?</p>

心里虽然有些无奈,但王家彦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示,而是一脸恭敬的说道:</p>

“启禀陛下,臣不知。”</p>

崇祯你没怎么在意,只是笑了笑说道:</p>

“之前太子来见朕,和朕说了一些话,有一些话朕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朕又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过一次像样的寿诞吧。”</p>

“这便是朕来找你的目的了!”</p>

崇祯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欣慰与感慨,仿佛还在回忆着与朱慈烺的谈话。</p>

而听到这话的时候,王家彦瞬间有些懵逼。</p>

不是</p>

之前不是说好的不过吗?怎么现在又要过了?</p>

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p>

但很快他还是反应了过来,赶忙再次说道:</p>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真是忠孝两全!陛下请放心,礼部一定会全力操办此事!只是不知这次过寿的预算为几何?”</p>

说这话的时候,王家彦的表情十分小心,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少了几分。</p>

没办法,皇帝过寿诞总该有个规格吧?</p>

十万两银子有十万两银子的办法,一百万两银子有一百万两银子的办法,他得让崇祯给个准数,然后礼部才能开始操办。</p>

关于这件事情,崇祯之前其实已经和朱慈烺商量过了。</p>

崇祯虽然一向都很节俭,但他也明白一场盛大的寿宴对于提升朝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作用。</p>

而且,朱慈烺也向他详细阐述了举办寿宴的各种好处,让他改变了之前的想法。</p>

所以紧接着,崇祯毫不犹豫地说道:</p>

“按两百万两银子的规格来办吧!”</p>

听到“两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的时候,王家彦简直都吓傻了!</p>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p>

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了?</p>

怎么突然就这么豪横了?</p>

要知道他之前上报给崇祯的时候,说的是可以用五十万两银子过一次寿诞,结果崇祯还嫌多,觉得太浪费了。</p>

可是怎么现在突然就一下子飙升到两百万两了,比他之前自己说的提高了四倍,这还真是有点离谱了!</p>

但这对于礼部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儿,毕竟要真是用十几万、几十万两银子办这场寿诞,那这场寿诞肯定是抠抠搜搜的,很多方面都只能将就。</p>

但要是一下子把预算提高到两百万两,那么礼部也就能好好操办一场了。</p>

他们可以邀请更多的文臣武将,准备更丰盛的酒席,布置更华丽的场景,让这场寿宴成为一场盛大的庆典。</p>

想到这里,王家彦赶忙说道:</p>

“臣遵命!臣下去之后一定好好准备,绝不辜负陛下所托!把这场寿宴办得漂漂亮亮的,让陛下满意。”</p>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