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洪承畴:皇太极,你要是死了多(1 / 2)

洪承畴:皇太极,你要是死了多好啊!

这件事情一直从上午商议到了下午,几位大臣们因为一些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但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p>

当然,中午这顿饭是崇祯管的。</p>

事情商量完毕之后,几位大臣们便纷纷下去开始忙活了。</p>

他们知道时间不等人,这件事情必须尽快运作起来。</p>

不过这次户部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p>

因为这次不止是要向陕西运送粮食,还要往四川运送粮食,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p>

不过压力再大也是要去做的!</p>

没过多久,朱慈烺也离开了皇宫。</p>

接下来的事情,已然无需他这位大明太子再费心劳神。</p>

因为大明这个庞大而精密的国家机器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会按照原有的的程序与规矩,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件事情。</p>

与此同时,画面转向辽东。</p>

这一天对于洪承畴来说,依旧是一个平凡而忙碌的日子。</p>

然而一封来自京城的礼部诏令,却悄然来到了辽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p>

而这封诏令所传达的事情,正是关于崇祯准备过寿的喜讯。</p>

至于为何用了将近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才到达了辽东,实在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辽东地区大雪纷飞,连绵不绝地下了十来天。</p>

那厚厚的积雪将道路掩埋得严严实实,送信的官兵行走起来极为困难,因此这封诏令才在这个时候姗姗来迟。</p>

不过由于这并非是圣旨,所以当诏令抵达辽东之后,洪承畴并没有制度,怎么会无缘无故起火呢?</p>

下一秒,洪承畴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沉声问道:</p>

“是不是建奴那边派人干的?有没有丢什么东西?”</p>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警惕,仿佛已经认定了这场火灾就是建奴所为。</p>

而且不用想也知道,建奴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军火库里面的燧发枪。</p>

毕竟之前在松锦之战的时候,燧发枪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它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让明军在战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建奴早已眼红了,一直想要得到这种先进的武器,以提升自己的战斗力。</p>

但是明军这边对于燧发枪的看管极为严密。</p>

平常除了训练之外,基本上都会统一安放在各个城池的库房里,任何人都不得靠近。</p>

就算建奴想要下手,也没办法。</p>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一直都有小动作,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各个城中就会抓住几名建奴的细作,而他们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燧发枪来的。</p>

当然,这些人的下场都会很惨,不是被严刑拷打致死,就是被公开处决以儆效尤。</p>

但架不住燧发枪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建奴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派人来盗取燧发枪,企图碰碰运气。</p>

然而听到这话的时候,祖大寿的神色却有些怪异。</p>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p>

“不好说,一来是这场火灾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正常的火灾,起因是两个看守库房的官兵喝了点酒,然后架不住寒冷在门口烤火的时候不注意引发了火灾。”</p>

“结果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其次就是这库房里的燧发枪以及各种火器都没有少,只是有两把被烧毁了。”</p>

“而且末将派人查过,当天晚上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没有发现建奴细作的身影。”</p>

洪承畴听到这话,这才松了口气。</p>

因为如果真像祖大寿说的那样的话,那么这场火灾确实只是一场寻常的火灾,与建奴并无关系。</p>

而且在冬天的时候发生火灾其实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p>

毕竟,辽东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冷了。</p>

毫不夸张地说,一碗开水泼出去,立马就会冻成冰。</p>

那刺骨的寒冷,仿佛能够穿透人的骨髓,让人忍不住瑟瑟发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