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崇祯:朕或许当不了尧舜,但朕(1 / 2)

崇祯:朕或许当不了尧舜,但朕可以当尧舜他爹!

这一通折腾下来,所有人都感觉无比困乏,毕竟这万寿节可是实实在在的折腾了一整天。</p>

从早到晚,无论是皇帝、百官还是百姓,都沉浸在这节日的欢乐与忙碌之中。</p>

然而在这整个流程中,朱慈烺这个太子却显得没那么重要了。</p>

毕竟在万寿节里,今天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崇祯这个皇帝!</p>

当然,朱慈烺也不会吃这个醋,反正他以后有的是机会!</p>

而今天对于崇祯而言,绝对也算得上是人生中难得的好日子了。</p>

毕竟在一年之前,整个大明王朝还摇摇欲坠,大有亡国之势。</p>

可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大明非但挽回了颓势,还举行了一场如此盛大的万寿节。</p>

这其中的转折与变化,都让崇祯感慨万千。</p>

不过此时的崇祯早已变的十分洒脱了,笑得也十分开心,那笑容中既有对过去的释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p>

他似乎觉得自己无愧于祖宗,无愧于他的兄长当初那句:</p>

吾弟当为尧舜!</p>

虽然这个尧舜不是他自己,但当尧舜的爹也蛮好的!</p>

万寿节结束之后,文武百官们也终于松了口气。</p>

因为他们参加完这场万寿节之后也终于要放假了。</p>

不过礼部还得晚一点放假,因为按照规矩,他们还得根据皇帝的旨意对那些藩国使臣进行回礼。</p>

在明朝,万寿节期间藩国使臣前来朝贺并进献贡物,皇帝会依据礼制给予回赐。</p>

这种“贡赐”制度,是明朝外交的重要形式,并且主打一个厚往薄来,以彰显天朝上国的恩威。</p>

明朝对朝贡国的回赐通常比贡品更为丰厚,以显示天朝的慷慨与大度。</p>

例如,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使臣在万寿节进贡后,皇帝会根据他们的供品赐予金银、彩缎、丝绸、瓷器等贵重物品。</p>

当然,明朝皇帝也不傻,他们会根据贡品的价值与稀有程度,以及藩国的实力与地位,来合理确定回赐的物品与数量。</p>

不过总体来说,明朝还是会亏上一些。</p>

毕竟,这“厚往薄来”的原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p>

不过在朱慈烺的建议下,这次的实物赏赐少了些,大多赏赐的都是新版的大明宝钞,偶尔也赏赐了一些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p>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这些藩国使臣知道,大明如今已经改良了货币系统。</p>

要知道货币系统可不是随便说改就改的,它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持才可以,以此也可以彰显大明如今的国力。</p>

更何况眼下的大明宝钞和白银、黄金可是相互通用的,这群藩国使臣在京城里也算是待了十多天,他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p>

因此拿到赏赐之后,自然也是十分开心。</p>

毕竟这大明宝钞可以在大明境内购买任何他们需要的物资,然后带回去运到他们的国家,一转手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p>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他们,眼下的大明似乎真的要再次崛起了!</p>

恍惚间,有不少使臣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曾经无比强大的大明王朝</p>

很快,除夕悄然而至。</p>

当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笼罩了整个京城时,皇宫内却是一片灯火辉煌,宛如白昼。</p>

宫墙上的琉璃瓦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坠落的星辰。</p>

整个皇宫内此刻都是一片喜色,一来是因为过年,二来是因为崇祯高兴,所以每人赏了十两的银锞子。</p>

这是皇家特制的小型银锭,刻有吉祥纹样,主要用来在万寿节以及除夕这种节日用来赏赐身边的人。</p>

而且不一定是银的,金的也有,不过只有皇帝身边最为亲近之人才能得到金锞子,比如王承恩之类的大太监。</p>

宫人们得了银子,心中自然也是十分开心了,毕竟这可是相当于他们一年的收入了。</p>

再加上之前万寿节的赏赐,这些太监和宫女们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p>

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明明去年的时候朝廷连他们的月银都发不出来,有的还拖欠了半年之久,可仅仅只是过去了一年,朝廷突然就这般有钱了。</p>

这当真是让一些小太监和小宫女有一种做梦的感觉。</p>

当然,也有知道内情者心里清楚,大明如今有这般模样,全靠东宫那位太子爷!</p>

另一边,朱慈烺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牵着郑小妹的手,身后则是跟着一众皇子公主们,一大群人欢欢喜喜地朝着崇祯和周皇后所在的坤宁宫走去。</p>

一路上,皇子公主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笑声如同银铃般在宫中回荡,好不热闹。</p>

既然是除夕夜,那么这团圆饭肯定是要吃的,朱慈烺这会儿就是要去吃团圆饭了。</p>

郑小妹紧紧依偎在朱慈烺身旁,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她虽年纪尚小,但也深知这除夕团圆饭在宫中的重要意义。</p>

踏入坤宁宫,一股暖流瞬间扑面而来。</p>

坤宁宫内此时也布置得格外喜庆,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彩色的绸带随风飘动,四处张贴着一幅幅寓意吉祥的画作。</p>

崇祯和周皇后端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一众嫔妃们则分列两侧,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珠翠满头,在灯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p>

不过在周皇后身边,此时还坐着另外一位容貌俏丽的女子,这女子看起来约摸三十来岁,只比周皇后大几岁,但从她坐的位置来看,她在宫中的辈分一定不低!</p>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女子在后宫中的地位甚至隐隐超越了周皇后!</p>

因为她不是别人,正是已故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p>

也就是崇祯和周皇后的嫂子,朱慈烺的皇婶!</p>

朱由校去世之后,崇祯可怜这位寡嫂,因此尊她为‘懿安皇后’并且让她继续住在宫里,只是迁居到了慈庆宫,并且待遇一切照旧。</p>

不过张嫣也是一个识大体的人,自从朱由校去世之后她就不再插手任何后宫之事,将权利全部移交给了周皇后。</p>

因此周皇后和这位嫂子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经常相互走动。</p>

如今恰逢除夕之夜,周皇后便将张嫣也一起喊了过来,全家在一起吃顿团圆饭。</p>

紧接着就在这时,朱慈烺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上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以及张嫣行礼问安。</p>

“儿臣给父皇、母后、皇婶拜年了,愿父皇、母后、皇婶福寿安康,万寿无疆!”</p>

说罢,几个人便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响头。</p>

崇祯看到这一幕哈哈大笑,满眼都是喜色,随后抬手示意众人起身。</p>

“都平身吧,今日是除夕,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不要讲究那么多规矩了。”</p>

下一秒,崇祯乐呵呵地从身旁的宫人手中接过一个个精致的红包,开始给皇子公主们分发。</p>